非标自动化设备的技术要求主要涵盖多个方面,以确保设备的性能、质量、安全性和可靠性。以下是非标自动化设备的主要技术要求:

一、总体设计原则
⑴结构紧凑、使用安全:设备设计需确保结构紧凑,便于操作和维护,同时需符合安全标准,确保使用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。
⑵传动合理安全、运行平稳可靠:传动机构设计需考虑传动效率最优化,且要求简单合理,以实现功能的同时降低噪音,确保设备运行平稳可靠。
⑶电气元件选型合理:电气元件应严格按照设计可靠性进行选型,确保整个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、可靠性和安全性。
⑷兼容性好、调整操作方便: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,便于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调整,同时操作界面应直观易懂,便于操作人员使用。
二、具体技术要求
⑴机械结构设计
设计需符合人机工程学,方便人员操作与维修。
设计需经过计算,达到正常使用的强度要求,并在安全余量之内。
对关键点进行FEMA(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)分析和验证。
总体设计需考虑经济、环保、安全的原则。
⑵材料要求
结构件、面板类钢材要求Q235,传动件、普通零部件材料要求45#、需热处理部件材料要求20-40Cr或者指定其他材料。
所有材料必需有相应的合格证或者符合质量要求的检验证书。
特殊部件的材料需同时提供检测报告,报告内容主要涉及成分、力学性能、物理性能等。
⑶加工与装配
钢结构件表面需经喷砂处理,除锈等级达到要求,并喷涂防锈漆和面漆。
结构件表面不能有明显的变形、划伤、撞伤等缺陷。
所有焊接都需有相应的焊接规范和标准,并进行焊接工艺验证。
焊缝表面不能有裂纹、气孔、夹渣等缺陷。
⑷传动与液压气动系统
传动设计需考虑传动效率最优化,且机构要求简单合理。
传动机构应易于维护和更换。
液压系统应确保其安全性、系统的连续运行能力、可维护性和经济性。
气动系统同样需考虑其安全性、系统的连续运行能力和可维护性。
⑸安全防护
所有可接触的转动或移动设备、裸露传动部件等均需做好防护隔离措施。
危险区域和危险位置需有主动防护系统(如红外线等)。
设备各部件或和工件之间应具有主动防止碰撞措施,安全标志和提醒标志要齐全。
⑹性能与智能化
设备应具备较高的生产效率,满足客户对产能的需求。
应具备较强的故障自诊断和处理能力,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。
设备应具备一定的智能化水平,如自主学习、自主优化等功能。
应具备与其他设备和企业管理系统互联的能力,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。
⑺环保与节能
设备应具备良好的能源管理和节能性能,降低生产成本。
应选用环保材料,减少对环境的影响。
三、验收标准
⑴设备验收:设备在物料供应厂商安装、调试并进行功能验证完毕后,需连续试运行一段时间(如2个月),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⑵验收过程:设备验收部门应召集相关部门在设备部署现场进行验收,严格按照技术规格书和验收标准逐条进行符合性检验。
⑶验收报告:验收完成后需出具设备验收总结报告,并由参与验收的相关部门及设备部门主管会签。